在银行存款利率下行之下,大额存单业务一度成为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如今,银行开始主动收紧额度,是大额存单太过抢手导致额度告罄,还是银行业务出现新动向?
4月11日,记者在走访多家沪上银行网点时发现,中长期大额存单额度收紧、利率优势不再,似乎已成为普遍现象。
专家指出,中长期大额存单额度吃紧,主要是由于银行机构采取了主动收缩的策略。目前,银行体系定期存款负债占比仍明显高于常年水平,银行应当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破解负债成本上升、净息差压力等问题。
中长期大额存单收紧
近日,一则招商银行取消三年、五年期大额存单的消息引发关注——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是大额存单太过抢手导致额度告罄,还是银行业务出现了新动向?
4月11日,《国际金融报》记者走访沪上多家银行网点,咨询各家银行中长期大额存单储备情况,随后发现,大多银行都收紧了发放额度。
“目前三年、五年的大额存单的确已经没有了。”问及大额存单额度情况,招商银行某支行的客户经理告诉记者,“不过如果您提前一至两个工作日预约,转入50万存款升级贵宾卡,融易新媒体消息,还是可以申请利率2.6%的三年期存款的。”
六家国有大行情况基本相似,工作人员均建议投资者购买短期的大额存单。
“如果需要长期存款建议您直接存定期。”工商银行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现在两年、三年期的大额存单利率已经和普通定期存款一样了,一年期的利率相比定存也只高出0.1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利率和普通定期存款持平,目前该行已经取消了中长期大额存单的业务。
“和普通定存相比,中长期大额存单只是多出一个可转让的功能。”建设银行的客户经理告诉记者。
股份行方面情况各异。浙商银行某支行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三年期利率2.7%的大额存单仍有额度,但需要50万元起存,较之该行同存期的“惠存”产品门槛更高、利率更低。
“目前我们没有接到取消中长期大额存单的通知。”该工作人员表示,“不过,如果后面利率再下调,大额存单利率也会降低,说不定会取消。”
浦发银行某支行客户经理则告诉记者,目前总行并未放出中长期大额存单的额度。
此外,记者咨询了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和上海银行的部分支行网点,工作人员均表示只有短期产品。
“有一年和两年期的,但需要每周一上午9点抢购。”南京银行的工作人员表示,“三年期的大额存单,至少4月份肯定是不会再发了,之后还不落实。”
江苏银行的工作人员建议,之后人民币存款利率还会降,不如考虑投资积存金或美元存款,美元短期存款利率仍可高达5.1%。
在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看来,中长期大额存单额度吃紧,主要还是由于银行机构采取了主动收缩的策略。
“存在两方面重要影响因素。一是伴随着净息差的持续收窄,银行机构出于负债成本管理考虑,针对此前利率相对有优势的大额存单产品进行主动调整,以缓解压力。”苏筱芮分析指出,“二是随着近年来银行存款利率的多轮调整,部分银行机构的普通存款利率与长期大额存单利率之间相差不大,性价比已经有所下降,致使市场需求也下降。”
银行负债压力成本延续
“近年来,银行下调定存利率、压缩调整大额存单,旨在减少定期存款负债成本,以缓解净息差收窄压力。目前看来,银行体系定期存款负债占比仍明显高于常年水平。”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银行的负债成本压力在披露的年报数据中也可见一斑。
以国有大行为例,建设银行2023年年报中就出现“客户储蓄意愿增强,定期化趋势持续显现”的表述。年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该行境内定期存款为14.70万亿元,较上年增加2.58万亿元,增幅为21.25%,在境内存款中的占比上升4.85个百分点至55.01%。
工商银行2023年定期存款较上年增加4.18万亿元,增幅达27.6%。
邮储银行、交通银行的个人定期存款在个人存款中的占比均超过60%。
大额存单额度收紧、利率优势不再似乎已成为普遍现象。此前,部分银行还曾出现中长期存款利率倒挂的情况。
在存款利率下行、2023年四季度净息差跌至1.69%和存款定期化延续的情形下,银行此前的经营模式是否将受到冲击,又该如何应对和调整?
周茂华认为,就银行本身而言,应当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破解负债成本上升、净息差压力等问题。“银行可以根据存款市场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存款市场化调节机制,为存款利率合理定价,共同维护存款市场正常竞争秩序。此外,可以顺应市场需求加大财富管理、零售等业务发展,稳步提升轻资产与轻资本业务比重,增强客户粘性,也有利于活期存款沉淀,降低综合负债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