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2 07:51:07 社会
《老子想尔注》是老子《德性经》的表明本
一说是张陵著,即五斗米道之祖——天师张道陵。
《老子想尔注》原来早已流失,《隋书·经籍志》和新、旧《唐书》都未记录,《道藏》中也没收进去。清末敦煌莫高窟缔造的古本典籍中,有《老子道经想尔注》残本,全本共五百八十行。注与经典连写,字体不分大小,章次不分,过章不另起一条龙。
此残卷在一九零五年失贼,现收藏在拉丁博物院,编号为斯氏(斯坦因)六八二五。该残卷始自《老子》第三章“不见可欲,使心不乱”,终至第三十章“无欲以静,天下自止(正)”,或许回响了《想尔注》的基本思维实质。
《想尔注》还提防于长生之法。以为善保精气就不妨实行仙寿。观点和五中五行之气,“和则相生,战则相克”;阐发房中术步伐:“精结为神,欲令神不死,当结精自守”,以为得此步伐,也可长生不死。为了自守,就诉求做到无思欲、无为冷静无闻、不贪荣求宠、不争强好胜、不为恶事等。“奉道诫,积着胜利,积精成神,成伟人寿,以此为身宝矣”,这等于《想尔注》羽化之纲要。
下附:想尔注现存残本,望有朝一日可得窥全本,足以。
《老子想尔注》
则民不争,亦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不欲视之,例如不见,勿令心动。若动自诫,即□道去复还,心乱遂之,道去之矣。“伟人治,灵其心,实其腹。”心者,规也,中有吉凶善恶。腹者,道囊,气常欲实。心为残忍,道去囊空。空者耶入,便煞人。虚去心中残忍,道来归之,腹则实矣。“弱其志,强其骨。”志随心有善恶,骨随腹仰气。强志为恶,气去骨枯,弱其恶志,气归髓满。“常使民愚笨无欲。”道毫不可,耶文滋起,货赂为生,民竟贪学之。身随危倾,当禁之。勿知耶文,勿贪宝货,国则易治。上之化下,犹风之靡草。欲如许,上要当知信道。“使知者不敢不为。”上信道不倦,多知之士,虽有耶心,犹志好坏。见上勤勤,亦不敢不为也。“则无不治。”如许国以治也。
“道冲而用之不盈。”道贵中庸,傍边庸行之,志意不可盈溢违道诫。“渊似万物之宗。”道也。便道不违诫,渊深似道。“挫其锐,解其忿。”锐者,心方欲图恶。忿者,怒也。皆非道所喜。心欲为恶,挫还之,怒欲发宽心之,勿使五藏忿怒也。自威以道诫,自劝以长生,於此致当。忿争激,急弦声,以是者过。积死迟怒,伤死以疾,五藏以伤,道不许治,故道诫之重,教之丁宁。五藏以是伤者,皆金木水火土头土脑后面也。和则相生,战则相克,随怒事情,辄有所发。发一藏则故克所胜,成病煞人。人遇阳者,发囚刻王,怒而无伤,虽尔去死如发耳。如人衰者,发王刻囚,祸成矣。“和其光,同其尘。”情性不动,喜怒不发,五藏皆和同相生,与道同光尘也。“湛似常存。”如许湛然常在不亡。“吾不知谁子,像帝之先。”吾事,道也。帝先者,亦道也,与冷静无闻万物始同一耳。未知谁家子能行此道,能行者便像道也,似帝先矣。
“天下不仁,以万物为刍苟。”天下像道,仁於诸善,不仁於诸恶,故煞万物恶者不爱也,视之如刍草如苟畜耳。“伟人不仁,以人民为刍苟。”伟人法天下,仁於大好人,不仁大盗。当王政煞恶,亦视之如刍苟也。是以人当行善功,其精神与天通。设欲侵吞者,天即救之。庸庸之人,皆是刍苟之徒耳,精神不许通天。以是者,例如盗贼怀恶,不敢见部史也。精气天然,与天不亲,生死之际,天不知也。黄帝仁圣,知儿女意,故结刍草为苟,以置流派上。欲言儿女流派,皆刍苟之徒耳。人疑惑黄帝微意,空而效之,而恶心不改,堪称大患也。“天下之间,其犹橐钥。”道气在间,清微不见。含血之类,莫不钦仰。愚者不信,故犹橐者治工排橐。钥者可吹竹,气动有声,不看来,故以为喻,以解愚心也。“虚而抵挡,动而愈出。”清气不见,像如虚也,然透气抵挡竭也,动之愈益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多知质朴,不如守道混身。寿尽辄穷,数数非一也,不如门生守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