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冠脉支架、人工关节和骨科脊柱类耗材之后,又一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官宣拟中选结果。
11月30日,据国家医保局消息,第四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产生拟中选结果,此次集采中选产品平均降价70%左右,其中人工晶体类耗材平均降价60%,运动医学类耗材平均降价74%。
此次集采覆盖人工晶体、运动医学两大板块,有望惠及接受晶体植入的白内障患者,以及因劳动、运动肌肉韧带受损需施行运动医学手术的患者。国家医保局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及中选企业做好中选结果落地实施工作,确保全国患者于2024年5月—6月用上降价后的中选产品。
从企业端来看,此次集采共有128家企业参与,126家拟中选,强生、美敦力、爱尔康、施乐辉、博士伦、蔡司等跨国外企,以及爱博医疗(688050)、昊海生科(688366)、春立医疗(688236)、三友医疗(688085)、威高骨科(688161)、大博医疗(002901)、奥精医疗(688613)等国内上市医疗器械企业。
综合业内评价,此次集采的降价更加温和。另外,由于人工晶体和运动医学产品以进口产品为主,此次中选的国产品牌有望迅速放量,加快国产替代步伐。
人工晶体降幅趋于温和,有望加速高端产品在临床端的应用推广
人工晶体是一种用聚合物材料制成的能植入眼内的人工透镜,用以取代白内障手术中被摘除的天然晶状体。人工晶体已经历经多次地方集采。东兴证券2020年研报介绍,安徽作为首个开展人工晶体集采的省份,以全国最低价、本省实际采购价、“两票制”的第一票价格为参考,谈判议价平均降幅为20.5%,江苏谈判议价平均降幅为26.9%,京津冀联盟是明确提到集采量的谈判项目,谈判议价平均降幅为54.2%,十省联盟谈判议价平均降幅为44%,上海谈判议价平均降幅为50%。
国家组织人工晶体类及运动医学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部分拟中选结果
方正证券12月1日的最新研报也指出,自2019年起,人工晶状体已经历了多轮地方联盟集采,2021年广东、江西、河南三省报量采购中降价幅度最高达90%,采购量为27.35万个。
在此次国家级采购中,人工晶体类耗材平均降价60%,爱尔康、强生等跨国企业以及爱博医疗、昊海生科等国内人工晶体头部企业均榜上有名。
方正证券认为,此次全国集采降价幅度普遍较为温和,平均降幅60%左右,且总计报量达192万个,覆盖全国7101家医疗机构,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加速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渗透率提升。其中,“非球面-单焦点-非散光”人工晶体(非预装)报量最多,年度采购量合计156万个,占比超81%,国内龙头企业爱博医疗获采购量达28万个,占比近18%,排名第一,产品单价相比限价下降43%。
爱博医疗方面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根据这次集采公示结果,公司有多款人工晶状体入选带量采购目录,包括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端多焦点人工晶体“全视”。公司一如既往积极响应国家层面的集采政策,让国产高端优质产品惠及更多的患者,促进行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方正证券还指出,随着人们对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追求,白内障手术的治疗需求逐渐从看得见向看得清、看得舒适转变,驱动人工晶体产品技术升级。散光、双焦点等高端人工晶体纳入国家集采,有望借力加速高端产品在临床端的应用推广。同时,高端产品更高的单价水平,以及集采带来的放量增加,有望从量、价双维度驱动市场规模的进一步增长。
对于人工晶体集采的价值,爱尔康中国手术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张健表示,目前中国市场上患者使用的多数还是单焦点晶体,而早期用于防盲致盲,解决看不见的问题,像功能性散光型、老视晶体这两款晶体的渗透率在发达国家市场可能能达到双位数的百分比,集采之前,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相对来讲还有很大空间。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双焦点晶体在集采前期的报量过程中,我们看到官方统计出来的报量已经比目前市场的植入高了很多,几乎能达到现在的两倍左右了。”张健预计,从带量的官方统计数据来看,相信在带量之后,整个老视型晶体,包括散光、双焦、景深延长和三焦,应该在带量之后会迎来一个比较快的渗透率增长,我们希望能够把这些新的技术都快速的通过带量带到这个市场,惠及更多医患。
运动医学外资占比高,集采或推动国产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