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网》谢莹洁
新年伊始,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芯国际”,00981.HK/688981.SH)揭秘在镁光灯下,原因是其2023年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
作为中国大陆最大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成熟制程见长。近几年来,公司进行了持续的产能扩充和高资本支出,折旧数额持续增长,毛利率与产能利用率也呈下滑趋势。
展望2024年,公司预期较为谨慎,“中芯国际表现会中规中矩,随半导体产业链一同摆脱低迷,在客户库存逐步好转、手机与互联网需求回升等作用下实现温和增长。但从整个市场来看,需求复苏强度尚不足以支撑半导体行业完整反弹。”
产能利用率下滑
2月6日晚间,中芯国际发布业绩公告,2023年营业总收入452.5亿元,同比下降8.61%;归母净利润48.23亿元,同比下降60.25%;每股净资产为17.93元。
“过去一年,半导体行业处于周期底部,全球市场需求疲软,行业库存较高,去库存缓慢,且同业竞争激烈。受此影响,集团平均产能利用率降低,晶圆销售数量减少,产品组合变动。此外,集团处于高投入期,折旧较2022年增加。”中芯国际对此解释称。
作为重资产行业的晶圆代工业,产能利用率数据常常遭各方所关注。研究机构认为,产能利用率是判断行业未来盈利的关键指标,如果整体未达到90%以上,可能很难提高晶圆价格。
2023年,中芯国际年底折合8英寸月产能为80.6万片,年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5%。“扩产进程中,中芯国际计算产能利用率的分母不断增大,导致出货量提升,产能利用率却出现下滑。”公司对此解释称。
另一大重要指标是毛利率。2023年,中芯国际毛利率为19.3%,相比2022年的38%下滑约9个百分点。
未消化的过剩产能造成的大量折旧是其毛利率大降的一大关键原因。财报显示,仅在四季度,折旧就达到6亿美元,同比增长46%。单季毛利率为16.4%,相比2022年同期腰斩。
二级市场方面,公司股价近一年多以来波动较大,历经数次“反弹—调整”。截至2月20日收盘,中芯国际A股股价下跌0.83%,报44.45元/股。港股下滑1.51%,报14.34港元/股。
行业面临宏观周期压力
目前,半导体行业仍然面临全球经济总量放缓的宏观周期压力,以及行业本身的下行周期压力。
在2月7日的财报电话会上,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称:“在持续两年的全球芯片缺货和产业过热后,半导体行业库存高企,宏观经济低迷、地缘政治引发的市场需求深度修正和同业竞争至今仍在持续,晶圆代工行业产值下滑双位数。”
根据公司前期判断,行业会呈“双U型”走势。“市场整体库存情况在2023年下半年有所缓解,高端领域还看到热点,但中芯国际相关的手机和消费电子等领域仍没有大的回转。”赵海军表示。
而根据公司的规划,2025年产能翻倍及投资密度会基本保持不变。“会继续推进近几年来已宣布的12英寸工厂和产能建设规划,预计2024年资本开支将与2023年大致持平。”
2023年全年,中芯国际资本开支为74.7亿美元,较2022年高出约11亿美元。
即使面临潜在行业供给过剩,中芯国际仍积极推进成熟制程扩产。以8英寸产品为例,2023年月产能同比增加13%至80.6万片。
究其原因,半导体尤其是先进制程半导体发展一直是我国的“卡脖子”问题之一,近年来美国也通过多种手段不断限制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受此影响,半导体行业替代化逻辑不断加强。
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认为,以产能利用率而言,2024年先进节点复苏将超过成熟节点,成熟制程将面临低利用率、价格竞争加剧等挑战。
另一家半导体公司华虹半导体(1347.HK)昨日发布的财报也印证了上述趋势。受产能利用率下滑的影响,该公司2023年净利润缩水近四成。2023年下半年,华虹半导体产能利用率从2023年上半年的100%以上降至85%左右。
中金公司表示,目前半导体行业仍处在“双 U”的周期波动中,下游库存呈现出老产品出清慢,新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全球区域之间、下游产品分类之间均呈现不同表现。中期来看,全球成熟制程扩产较多情况下,融易新媒体消息,代工价格出现价格压力的可能性较大。预计2024 年中芯国际或将出现“量增价减”,并维持温和增长的态势。
未来预期“中规中矩”
展望行业后续走势,中芯国际方面表示,2022年以来全球供应链不落实性增加,从地缘政治角度出发的产能建设越来越多,加上宏观周期和消费滞后,2024年晶圆代工行业的产能利用率短时间内难以回到前些年的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