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要闻:汤臣倍健定向增发“打六折”涉嫌好处输送 34倍溢价并购“埋商誉减值大雷”

  中国网财经4月16日讯(记者杜丁)保健品行业上市公司汤臣倍健定向增发、收购澳洲益生菌企业Life-Space Group Pty Ltd(以下简称LSG)迎来“终考”:4月15日晚间,汤臣倍健通告称,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定于4月16日上午召开事情集会会议,对公司刊行股份购置资产事项举办审核,公司股票于4月16日开市起停牌。

  然而,环绕这一起跨国并购案而展开的“低价定向增发”、“高溢价并购”、“巨额商誉减值隐忧”等各种争论,却方才开始在社交媒体间发酵。

  市场价“打六折”定向增发涉嫌好处输送

  资料显示,汤臣倍健创立于1995年,是一家以膳食营养增补剂出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保健品企业,2010年12月15日,汤臣倍健股票在深圳生意业务所创业板挂牌上市,以110元/股的刊行价值和115倍的市盈率创下A股刊行“双过百”的汗青记载。汤臣倍健一向以产物原料取自外洋为“差别化竞争点”,据先容,停止2012年底,汤臣倍健主要原料入口比例到达76.41%。

  2018年1月,汤臣倍健公布拟以不高出6.9亿澳元收购澳洲益生菌品牌LSG。按照收购方案,汤臣倍健拟付出35亿元人民币购置LSG100%股权,较LSG公司1.01亿元净资产评估增值了34.61亿元,增值幅度达34.11倍。

  按照汤臣倍健2019年4月8日宣布的《刊行股份购置资产陈诉书》显示,汤臣倍健在2018年上半年与上海中平国璟并购股权投资基金合资企业(以下简称中平国璟)、广州信德厚峡股权投资合资企业(以下简称广州信德)、嘉兴仲平国珺股权投资基金合资企业(以下简称仲平国珺)、吉林敖东创新财富基金打点中心(以下简称敖东创新)等四家有限合资企业创立了广州汤臣佰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汤臣佰盛”),用于LSG的并购案,融易资讯网,个中汤臣倍健持有汤臣佰盛53.33%的股权,而中平国璟等四家持有剩余46.67%的股权。

  按照汤臣倍健2018年5月30日宣布的批改后的《连系投资协议》,汤臣佰盛注册成本30亿元人民币,个中汤臣倍健出资16亿元,而中平国璟等四家合计出资14亿元。而凭据本次停牌前提交证监会审核的《刊行股份购置资产陈诉书》,汤臣倍健仍以14亿元的对价,,以定向增发股票的方法,从中平国璟等四家有限合资企业手中买回汤臣佰盛46.67%的股权。

  14亿元的资金投入汤臣佰盛一年阁下,换回14亿元的股票,中平国璟等四家有限合资企业莫非是成本市场“活雷锋”?

  事实是,汤臣倍健固然在《刊行股份购置资产陈诉书》中注明“本次刊行股份购置资产的生意业务对价为140,000万元”,但向中平国璟等四家的股票定向增发价值却定为12.31元/股,而停止停牌当日(4月15日),汤臣倍健股价固然下跌3.33%,但仍收报20.03元。

  12.31元的定增价值,仅相当于市场价的六折阁下。按此估算,中平国璟等四家有限合资企业的14亿元,在投入汤臣佰盛短短一年后,就酿成了11.37亿股的汤臣倍健股票,按20元阁下的市场价,即收获了8.74亿元的二级市场溢价,收益率高达60%以上。

  另外,《刊行股份购置资产陈诉书》中对上述定增股份“锁按期”有如下说明:持有用于对价的资产一连时间不满12个月,则锁按期为36个月,持有用于对价的资产一连时间已满12个月,则锁按期为12个月。

  有市场人士猜测,不出意外的话,本次定向增发将会刚好布置在上述四家机构持有汤臣佰盛股权满12个月后举办,据此,上述11.37亿股的巨量限售股,也将不消等3年,而只需1年后,即可解禁抛售。

  汤臣倍健在《刊行股份购置资产陈诉书》如此表明其低价定增公道性:按照《重组打点步伐》的划定,“上市公司刊行股份的价值不得低于市场参考价的90%。市场参考价为本次刊行股份购置资产的董事会决策通告日前20个生意业务日、60个生意业务日可能120个生意业务日的公司股票生意业务均价之一。”

融易要闻:汤臣倍健定向增发“打六折”涉嫌好处输送 34倍溢价并购“埋商誉减值大雷”

  尽量这三个生意业务均价均已大幅低于市场价,但汤臣倍健最终照旧“优中选优”的选取了个中最低价——前120个生意业务日的生意业务均价的90%——13.14元作为定增价值(2019年4月分红除权后为12.31元)。

  事实上,就在此前的120个生意业务日,A股市场正经验一波“绝地反弹”:上证指数在1月4日创下2015年牛市以来最低点2440点,随后在4月初大幅上涨到3200点;汤臣倍健地址的创业板指数在2018年10月19日创下了2015年牛市以来的最低点1184点,随后在4月初大涨至1800点;汤臣倍健也从1月初的15元阁下大幅上涨到最高23元阁下。

上一篇:估量2021年中国孕妇保健品市场局限将达704.1亿元
下一篇:市场禁锢总局再曝光一批“刷单炒信”典范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