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F眼科市场潮涌!诺华、拜耳、康弘何去何从?

  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最新公示显示,信达生物1类新药IBI302获得一项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在此之前,IBI302已在中国获批针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的临床研究。

  两个月前,CDE公示罗氏在中国提交的四款1类新药获得了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其中双特异性抗体Faricimab引发业内关注,该药是一款同时靶向VEGF-A和血管生成素-2(Ang-2)的双特异性抗体。

  在国内的眼科用药市场,诺华、康弘药业、拜耳的雷珠单抗注射液、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和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三大重磅抗体产品,占据着庞大的细分市场。然而,目前已批准的抗VEGF抗体药物均为单特异性抗体,作为极具潜力的细分赛道,看似风平浪静的国内眼科VEGF抗体药物“三雄争霸”市场格局,正在迎来越来越多的全新竞争者。

  从单靶点到多靶点

  产品迭代不可阻挡

  目前全球已经批准多款抗VEGF或其受体的药物,其中大多用于抗肿瘤,如贝伐珠单抗、阿昔替尼等。由于抗VEGF药物能有效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并促进已有的新生血管消退,以雷珠单抗、康柏西普和阿柏西普为代表的抗体药物,已经成为眼底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其中最常见的新生血管性眼病主要有wAMD、DME、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等。

  米内网数据显示,近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眼科用药销售额均保持10%以上的增速,2019年突破100亿元规模,2020年上半年同比有所下滑。从小类格局来看,眼部血管病变治疗药物市场份额最大,占29%;其次是抗感染药占15%,抗炎药占8%。

  在TOP10产品中,雷珠单抗注射液、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和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3个是独家产品。其中,雷珠单抗注射液、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玻璃酸钠滴眼液2019年销售额均超过10亿元,2020年上半年均超过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市场份额快速增长,从2015年的3.77%到2019年突破10%,2020年上半年再创新高,跃升到第二位。

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眼科用药产品TOP10 来源: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


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眼科用药产品TOP10 来源: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

  相比小分子药物,以VEGF靶向药物为代表的大分子药物研发的稳定性相对较高,目前VEGF类药物是已知的生物制剂中作用最强、专属性最高的促血管生长因子;除此之外,雷珠单抗的全球专利在2021年到期,国内许多厂商均在布局Me-too药物或生物类似药。

  在生物类似物方面,齐鲁制药进展最快,雷珠单抗-QL1205和阿柏西普-QL1207均处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Ⅲ期临床阶段;在创新药方面,诺华(Brolucizumab)、罗氏(Faricimab)、信达生物(IBI302)、百奥泰(BAT5906)、荣昌生物(RC28-E)、华博生物等,也在持续加速中国临床进程。

  开头提到的IBI302,是一种创新性双靶向特异性重组全人源融合蛋白,可以同时抑制VEGF介导的新生血管生成和补体活化通路。去年11月,信达生物公布了IBI302用于治疗nAMD的Ⅰ期临床数据。研究显示,BI302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耐受性:疗效方面,可以提高最佳矫正视力、改善视网膜厚度和新生血管的渗漏与总面积;安全性总体特征与现有单靶点抗VEGF药物类似。今年4月,信达生物宣布,IBI302的Ⅱ期临床研究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荣昌制药的RC28,同样是一款用于治疗眼部疾病的潜在同类首创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双靶点融合蛋白。在去年荣昌生物港股IPO的招股说明书中,RC28遭列为TACI-Fc融合蛋白泰它西普(RC18)、抗体偶联药物纬迪西妥单抗(disitamab vedotin,RC48)之后的第三款核心药物。

  今年1月,罗氏公布了双特异性抗体Faricimab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的2项全球Ⅲ期研究积极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接受Faricimab治疗的患者视力改善效果非劣效于接受阿柏西普治疗的患者,有近一半(45%)患者在第1年实现Faricimab每16周1次治疗。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国内抗体药物研发贯彻了Fast follow思路,同时在VEGF融合蛋白涉及和开发过程中做了差异化定位,随着VEGF靶向药物不断迭代,并开始走向多靶点时代,临床治疗策略和药物方案选择将可能在产品升级过程中发生巨大变化。

  拜耳猛进、诺华升级

  康弘药业压力山大

上一篇:九起典范案例 讲清套刷医保卡的价钱
下一篇:又要募资25亿港元!这家手握首款国产PD-1单抗的公司该如何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