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成 上市连跌一个多月,市值从32亿美元到大半腰斩,尽管成功夺得“生鲜电商第一股”的名头,每日优鲜却惨遭资本市场遇冷,与上市前夕火热认购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
文 | 鹿鸣财经,作者 | 谭伊妮,编辑 | 封成
上市连跌一个多月,市值从32亿美元到大半腰斩,尽管成功夺得“生鲜电商第一股”的名头,每日优鲜却惨遭资本市场遇冷,与上市前夕火热认购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
6月22日,每日优鲜在递交的更新版招股书中显示,现有股东中金、腾讯、国长线基金Davis等将持续加码,购买至多价值9000万美元的ADS。24日,多家权威媒体披露,每日优鲜已获得超额认购,拟提前结束簿记。
然而,6月25日,每日优鲜正式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后,开盘即破发,股价更是一路走低,截止8月9日收盘,每日优鲜的股价已经跌至4.92美元,较发行价每股13美元跌幅达62%。这样的股价,与之前的认购盛况截然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时间上市没能夺得“第一”称号的叮咚买菜,尽管股价也在一路走低,市值却比每日优鲜的四倍多。抢先上市的每日优鲜为何更不受资本青睐?大跌到底意味着什么?
尽管目前隐隐有掉队的危险,但开局时,每日优鲜的形势一片大好。
招股书中显示,每日优鲜是前置仓模式的开创者,最早可追溯至2015年5月,当时,每日优鲜在北京望京建了行业里的第一个前置仓,并推出2小时极速达服务。六个月后,就取得了月订单突破100万单,月交易额超5000万元的好成绩。
到了2017年,创始人徐正公开披露的数据表明,每日优鲜已覆盖全国14个核心城市,在一线城市实现整体盈利。与此同时,老对手U掌柜却因融资问题而逐渐掉队。
事实上,每日优鲜飞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天眼查数据显示,上市前夕每日优鲜完成了10轮融资,总体融资规模据不完全统计达到了120亿元,投资方中包括中金资本、腾讯投资、高盛、老虎环球基金、元生资本、元璟资本、远翼投资、华创资本、联想创投等,阵容庞大。
也因此,根据Trustdata发布的数据,每日优鲜得以实现弯道超车,在2018年第一季度以占行业5成的MAU位列行业第一,而排名第二的盒马鲜生MAU还不到其一半。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2020年,成立不到三年的后起之秀叮咚买菜,就在营收和增速上反超了每日优鲜。2020年,每日优鲜的营收为61.304亿元,同比增速达2.15%;叮咚买菜的营收为113.4亿元,同比增速达192.15%。
不仅如此,根据艾媒网数据显示,2020年1月22日~2月6日疫情期间,叮咚买菜抓住机会快速崛起,新增用户突破4万,与每日优鲜的差距逐渐拉大。
这与两者侧重点不同有关。相比叮咚买菜聚焦于刚需高频的消费者餐桌品类消费,每日优鲜起家于粘度相对差流量也比较少的零食与水果品类,这一不同在疫情期间得到了放大。
由于疫情期间许多菜场被迫关闭,以及部分消费者视菜场如猛兽,生鲜食品尤其是高频刚需的餐桌类食品线上销售迅速增长,而消费需求相对没有那么必要的零食与水果品类,受限于经济水平的制约和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表现相对不佳,也造成了两者在2020年截然不同的业绩表现。
除了垂直玩家的顺势而上,疫情也让互联网巨头们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从而纷纷下场。今年三月,阿里巴巴成立MMC事业群,以“社区商业平台”的形式出现,美团、拼多多、滴滴等更是相继推出美团优选、多多买菜、橙心优选,连永辉超市这样的传统超市玩家也开始转型。
这意味着,留给每日优鲜这类创业公司的时间不多了,同城生活的倒闭就是最好的警钟。
巨头与后浪的压力固然是,影响资本市场对于每日优鲜态度的一个方面。但事实上,影响股价涨跌的,更多的还是一家公司的基本面。